新能源汽车联盟_新能源汽车联盟维持价格不降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新能源汽车联盟”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电动汽车出城难?新能源汽车发展需“粮草”先行
2.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的安全性
3.调查:新基建下,充电桩如何盈利?
4.关于新能源车的这些事
5.超充,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突破口?
电动汽车出城难?新能源汽车发展需“粮草”先行
日前,华龙网-汽车频道深度试驾了奔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代表作奔驰EQC,试驾路线包括日常城市道路、内环高速,以及重庆主城至黄水往返600多公里的长途试驾。从此次试驾体验来看,尽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喜人,但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市场不完善,导致了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出城难。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充电桩提前完成布局是绕不开的一点。新能源汽车出城难,何时才能真正开出城
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55.8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2.4万台、直流充电桩23.4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截止2020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2万台。
充电桩数量增长的背后,仍存在一些问题;简单来说,新能源汽车不仅面临着充电难等问题,还面临着出城难。相比于主城内,新能源汽车出城,更是当下丞待解决的重中之重。此次重庆至黄水试驾过程中,高速公路上诸多充电桩(国网)因维护失修,导致充电桩无法充电;即便是能用,但其极慢的充电时间,根本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出城的“续电”。
此次重庆-黄水的试驾路线中,除了在银百高速涪陵动服务区(银川方向)“用时17分钟,充电度数为11.92度”成功充电外,在沪渝高速冷水服务区(上海方向)、沪渝高速三店服务区(上海方向)都没能成功为试驾车辆充上电。例如,在沪渝高速三店服务区(上海方向)实际体验不敢恭维,“用时38分钟,充电度数仅为9.8度”。在沪渝高速冷水服务区(上海方向),三个充电桩同样均无法达到充电效果,其充电时间和度数分别为“用时18分钟充0.88度电、用时21分钟充5.33度电、用时23分钟充3.08度电”。
从此次充电体验来看,大部分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国网)的后期保养维护根本没有到位,其反应出来的问题便是:在“寸土寸金”的高速服务区,除了国网应该积极布局外,社会资本也应发挥巨大作用;只有建立出完善的充电桩网络,才能让新能源汽车放心出城。
破解充电难题,充电桩何时走进千家万户
日前,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联合开展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但新能源汽车下乡除了要保证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外,配套的服务也马虎不得。虽然农村地区的充电桩建设不再面临“进小区难”的问题,但如果大量电动汽车在乡镇、农村地区使用,充电时对电网的冲击便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配套的电网改造也需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例如,此次试驾我们一路提心吊胆达到终点黄水镇后,又发现镇上根本没有充电桩,被逼无奈之余不得不在临街商家“借电”。但从实际体验来看,在黄水镇临街商家充电30多个小时,试驾车辆也仅充了68%;而我们驾驶的奔驰EQC,如果采用直流快充,从10%充至80%电量所需时间不会超过45分钟,而普通的7kW交流电,充满也只需要12小时。而这背后反应出来的问题便是,新能源汽车下乡,配套服务仍需“先行”。
当然,存在同样问题的并不只有在乡镇,在老旧小区车位、配套电网最大负荷等方面,同样需要大规模改造。比如,增加私人充电桩的普及,真正实现电动车的无感化充电;在此基础上,还可在不改造社区配电网、保证居民生活用电的情况下,通过接入国网能源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控制与智能调度,让车主享受到波谷电价优惠的同时,可以分担发电站的过剩负荷。
不能各自为战,新能源发展需破除前行“盲区”
不可否认,在政策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全面开花已是大势所趋;不过,在新能源汽车缓解环境压力与能源压力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在人们的使用不便问题也开始显现。但从此次体验来看,充电便利性仍是困扰车主出行、影响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充电桩建设难、运营维护难、互联互通性差是造成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主要原因;而这几大原因的症结,究其源头是充电桩运营企业各自为战带来的局面。
根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6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特来电运营16.1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3.2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云快充运营4.4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9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台,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1.2%。
在各玩各的情况下,充电接口鱼龙混杂的局面也就随之而来;除了我们常见的Combo插座、Mennekes快充插座、CEE标准充电等多种充电接口外,有些充电桩甚至还是一车一桩。某种意义上,充电桩接口标准不统一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难题,亟须国家出台统一标准,只有把全国充电桩接口标准统一起来,未来充电设备才能够真正实现市场化。
同时,目前市面上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单位管理服务平台,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各大运营商不同,各个充电桩使用的充电卡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不同运营商的充电桩,有的需要用电卡,有的则是微信支付;有的是人工服务,也有的是自助支付,彼此之间很难实现通用。而没有统一、开放、便捷的支付平台,也给充电基础设施用户使用造成极大不便。
另一方面,充电桩设施的布局仍然不均。数据显示,充电需求主要集中于市中心,但由于市中心土地紧张、电网复杂,对于充电桩企业来说,要找到合适的地段建设充电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偏僻的地段虽然便宜,但建成充电桩后利用率不高,如在充电高峰期,仍然只有7%的充电桩处于使用状态,而直接处于空闲状态的充电桩则占到了69%,充电桩空闲率高。并且,目前充电设施企业大多没有找到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一些充电站的惟一收入就是充电服务费;而有些充电站充电量不高,也导致了其后期的保养维护没有到位。
而想要解决“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的现象,仍需在充电设施建设上使力。例如,充电运营企业需尽可能平衡充电桩布局,将充电桩安装在车主必经且需要长时间停留的区域内,有效提升充电桩使用率。同时,各大充电运营企业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充电桩领域“广撒网”;从拓展社区充电服务入手,建成覆盖全国的充电网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共赢”。
汽车渝评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有桩买车”,而不是“买车后找桩”;车和桩不可分离,只有市面上充电桩铺得越来越多,大家才会踊跃考虑购买新能源车型。不得不承认,充电桩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痛点”,后期安全维护、运营等都需成本,也就导致这一产业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撑;所以,各大充电桩运营企业的强强联合,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困境破局之道。而当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整体规模等短板补齐后,不仅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公里”已被打通,也标致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障碍已扫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的安全性
盛想联盟充电桩不是骗局。
根据多个权威媒体的报道和相关行业机构的评估,盛想联盟充电桩并非骗局。盛想联盟是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商,拥有完善的充电桩网络和服务体系。其充电桩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并通过了认证和检测。而且,盛想联盟还与多家知名企业和政府机构合作,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充电服务。因此,可以确定盛想联盟充电桩不是骗局。
调查:新基建下,充电桩如何盈利?
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的安全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新能源汽车被关注点从大家最开始关注的续航、智能方面转变成了安全。提到新能源车,大家不自觉的会想,这车安全么?不管是车身安全、还是电池安全,总之,安全,似乎是评判一个辆新能源车合格与否的标准。
早在2015年我买了人生第一辆纯电动车,日产LEAF到国内换了个标的晨风,只因开过市面上大部分的新能源车后,只有它才像一辆真正的车,因此购买。底盘质感,驾驶感受,尤其是电池安全吸引了我,日产至今仍保持着210亿公里电池0重大安全事故的“奇迹”。尽管LEAF的第二代产品没有进入国内,但是东风日产将ARIYA艾睿雅带到了国内,作为和这辆车有渊源的老车主,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它电池安全方面的黑科技。
ARIYA艾睿雅是NISSAN NEXT首款全球战略车型,背靠日产全球顶级纯电平台,无论是独特的设计,出众的性能,还是舒适的驾乘体验,都让它具备了纯电市场变革者的潜力,我第一次看到这车还是在2019年的东京车展上,当时我就说这车可要是能在国内买到可就太行了,没想到没过几年,实现了。
ARIYA艾睿雅这满满的东方元素设计语言,让ARIYA艾睿雅有了以往日产任何一款车都不具有的未来感,它与家族里传统燃油车型的设计几乎看不到任何关系,封闭式格栅搭配发光LOGO迎合大众口味,中网处依旧有日产V-Motion的祖传设计语言。
ARIYA艾睿雅的长宽高分别为4600×1900×1658毫米,轴距达到2775毫米,带来了越级的空间体验,而这不是其他车企那种“偷空间”牺牲掉车内舒适性,而是基于日产76年纯电底蕴以及超25年的电池技术积累,高度集成自研三电技术,云图专业纯电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基于纯电动车的特性进行结构性设计,纯平的电池舱,缩短前后悬,降低平台重心,所有部件移到前机舱,形成类似滑板一样的平台,因此,这个平台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名字:“神奇的飞毯”。还有一点不得不说,是在量产之前日产对大量消费者做的调研,得出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双12.3英寸一体屏,仪表盘的内凹角度和中控屏的倾斜方向都经过精心设计,全新一代车联网系统Nissan Connect超智联也更加的好用。
在惊艳的外观和内饰下,隐藏着东风日产的黑科技。一台EESM-电励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78kW,峰值扭矩300N·m,匹配的是容量为90kWh的三元锂电池,电池密度达到155.8Wh/kg,两驱版本车型CLTC纯电续航623公里,四驱版车型由于电机功率和性能的提升,CLTC纯电续航559公里,新车能够在30分钟完成30%-80%的充电过程。
守护用户生命线,是东风日产不可逾越的底线。安全,尤其是电池“大心脏“的安全,是用户选择ARIYA艾睿雅的共性之一。
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东风日产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村表示:“在新能源时代,安全依然是用户最基本、最核心的诉求。安全,尤其是电池‘大心脏’的安全,是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首要因素,也是用户选择ARIYA艾睿雅的共性之一。”坚持人本电驱的初心,ARIYA艾睿雅依托日产全球最高标准,以电池技术全链路自研能力,凝聚破“卷”底气,破除用户电池安全焦虑,守护用户的美好人·车·生活。
作为为数不多拥有电池组装生产线的厂家之一,为了从生产源头牢牢把控电池安全,ARIYA艾睿雅电池的组装生产背靠雷诺-日产-三菱全新联盟及国内顶级的智能、绿色、高效数字化标杆工厂——东风日产武汉工厂,超安全电池工艺、智能管理系统、3D实时在线视觉检测等层层保障,确保了电池的安全和出品质量。
在电芯的生产制备方面,区别于其他厂家的直接代工,东风日产坚持以日产全球高标准定制电芯,使用定制化专线生产,100%严格检测筛选,保证了电池的高安全、长寿命、高密度。
在燃油车时代,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一句流传已久的“东风日产的车好,关键是发动机好”,成为东风日产的鲜明标签。“在新能源赛道,我们希望以超安全电池树立电池安全标杆,当人们谈论起东风日产的纯电车,能够脱口而出‘东风日产的新能源车好,关键是电池心脏好’。”陈浩村表示,“东风日产选择做艰难而正确的事情,在电池技术全链路自研的征途上,我们义无反顾。”
不久前,ARIYA艾睿雅通过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高压冲水、4倍国标温度冲击、耐久振动”三大严苛考验,以“无水渗漏入电池包内、电池包功能正常、内外部无结构性损伤、气密性保持完好、螺栓扭矩无明显衰减”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中汽中心的电池安全挑战。中汽中心工程师华淼认为,电池安全是新能源车型安全的核心,而出色的安全性能是以技术实力和优势为前提的。ARIYA艾睿雅无论是在此前的Euro 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五星安全评级,还是顺利通关中汽中心的三项严苛测试,都足以证明ARIYA艾睿雅的安全品质一脉相承,全球如一。
ARIYA艾睿雅的NISSAN超安全电池架构以九重物理防护架构,在被动电池安全防护方面,一体式铝制电池方舱,采用六道强化铝柱横梁、25mm厚度双层高强度壳体,可提升电池包耐挤压碰撞强度,保护内部的电芯和模组。
电池舱内,电芯按照日产全球高标准定制化专线生产,电芯之间加装气凝胶,双层叠式模组具备独有双防撞保险杠,线束精密规范布局,打造被动电池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将电池短路、起火、爆炸等风险掐灭在摇篮里。
电池舱外,1500MPa超高强钢打造防护金刚罩,全覆盖保护的增强树脂底盘装甲,独有360°溃缩保护空间,侧面碰撞冲击能量吸收接近C-NCAP标准的2倍,构成被动电池安全防护的第二道防线,全方位守护确保电池舱完整不受侵犯。?
在主动电池安全防护方面,日产自研的全工况电池精准管理系统,精准实现对200多项数据,最短10毫秒的实时监测,智能调整电池工作状态;行业领先的干湿分离集成液态热管理系统,能根据环境变化智能控温,始终让电池处于最佳状态。值得一提的是,ARIYA艾睿雅借助电池管理系统中的PTC加热器,可以实现空调快速加热,满足用户冬季车内取暖的需求,彰显ARIYA艾睿雅对用户的人性化关怀。
此外,ARIYA艾睿雅还通过高标准的测试为安全“把关”。为了保障在各种场景下的使用安全性,ARIYA艾睿雅电池在开发验证阶段,要经历下坠、沉水、冷冻、火烧、碰撞等重重试炼,电池安全方面的试验高达111项,涵盖了机械安全试验、环境安全试验、电气安全试验等多种类型。
正因为ARIYA艾睿雅从开发验证到生产源头,打造高标准安全防线;以九重安全防护,软硬件高效协同,构建超安全电池域,才能无惧中汽中心三大电池试验的挑战,才敢自信守护用户出行,真正做到让用户“安全不担心”。
东风日产不仅有实力有技术,更有实实在在的诚意。截止至3月31日,新购车用户可享限时购车优惠,ARIYA艾睿雅长续航版仅需22.48万元、长续航顶配版23.78万元、高性能四驱版26.78万元、高性能四驱顶配版28.28万元,更有免费基础保养、终身免费车机流量及两年0息重磅同享福利。同时,针对已购ARIYA艾睿雅的老用户,东风日产特意推出保客专属感恩回馈,以5000-10000元等值ARIYA Life积分尊享福利,拉满用户的期待感,让ARIYA艾睿雅的款待之道,切实惠及每一位车主。
全文总结
2023年,东风日产将迎来20周岁里程碑。20年来,东风日产以一款款优秀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陪伴了超过1500万用户的人·车·生活。这台有着日产76年纯电安全和累计210亿公里电池无重大事故基因的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代表着日产纯电的战略定力,更代表技术日产对全新电动化未来的愿景。你可以明显感到科技的进步,但它们不变的,依旧将安全放在了第一位,这个级别,这个价格,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真的值得入手。
关于新能源车的这些事
如果说近期热度最高的一个词,那非“新基建”莫属。与传统老基建相比,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侧重于科技驱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向网络、数字、智能化发展。
位列其中的新能源充电桩既给了疫情期间销量不甚乐观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一剂强心针,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关注到充电桩领域,而这也势必会推动该领域的迅速发展。
近期有很多文章都在描述充电桩行业未来将达到多大的市场规模,而真实情况如何,充电桩领域目前发展状况如何,到底有没有盈利,新基建进度的加快又能为充电桩领域带来什么?汽车头条APP通过采访了解到一些行业现状。
1.充电桩仍存较大缺口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伴生产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发展,但充电桩的发展速度却没有赶上新能源汽车。
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与2018年底相比,增加120万辆,增长46.0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1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19%。
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与发改委在2015年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中“到2020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的预测基本一致,但是充电桩的增长速度却没有达到车桩比1:1的预测值。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今年2月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月底,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53.1万台,私人充电桩71.2万台,车桩比约为3.5:1。
尽管如此,我国公共充电桩的建设速度还有些下降。据联盟主任张帆表示,目前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更倾向增加充电站点密度、充电站均建桩数量。同时,运营企业集中化特点越来越明显,5家运营企业在2019年新增运营类充电桩数量超10万根,占新增充电桩90%以上。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要达25%左右,保守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700万辆左右。
倘若充电桩建设按照目前的建设速度,不仅想要补齐缺口很困难,同时万亿的市场也只是水月镜花。
2.盈利模式复杂且不成熟
一说到充电桩的盈利情况,很多人都认为盈利周期长,前期需要投入固定成本,而影响盈利因素多,盈利难度高。
但经过汽车头条APP了解,充电桩的商业模式五花八门,而盈利情况也是两极分化。具体来说,规模较大的运营商盈利模式还不成熟,但具体解决方案提供者却已经实现盈利。
近期,特来电获得13.5亿元的增资款,并且已经悉数到账,增资后,特来电整体估值约78亿元。特来电从2017年开始成为国内最大的充电网生态运营公司,截至2019年12月,特来电建桩20多万个,占全国充电桩总量的40%。
在2019年4月,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曾表示特来电已经跨过盈亏平衡线开始盈利,而对于2019年是否实现盈利时于德翔则表示,“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敏感信息,只能等后续披露。”
星星充电在2017年曾是唯一一个实现持续盈利的运营商,目前,平台上共有自建充电设备终端超15万,覆盖全国近270个城市,日充电量约500万度,APP已经拥有了近70万高频用户,是我国主流的民营电动汽车充电运营商之一。
星星充电市场部赵颖在近日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并没有正面回复近期的盈利情况,另一位相关人员也卖了个关子,表示万帮新能源董事长邵丹薇将在近期的须弥山大会上进行详细介绍,暂时不方便透露。
普天新能源是国内成立较早的充电运营服务商,除了私家车客户之外,普天新能源还有公交车、物流车、出租车和网约车等大量企业客户。
与C端个人客户相比,B端客户显得更为稳定,但是据普天新能源北京地区市场负责人丁坤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也并未直接回复盈利情况,只是表示关于公司的盈利情况较为敏感,不方便透露太多。
除了自建自营的大型运营商,云快充仅有少量自建桩,更多的是为“行业中长尾”中小型充电桩运营商接入SaaS(Software-as-a-Service)来向用户提供服务。云快充凭借该运营服务平台迅速成为充电桩领域的黑马。截至目前,云快充已经与800多个运营商形成合作,接入4.5万个充电桩,覆盖100多个城市。
对于云快充的盈利情况,其商务总监张思冬向汽车头条APP表示目前仍没有盈利,但对未来实现盈利表示是否乐观,“云快充主要的盈利业务为中小的充电桩运营商提供服务,在服务费中获取收益,实现盈利只是一个规模的问题。”
智充科技是唯一个明确表示自己在2019年已经实现3个月盈利的充电桩企业。成立于2015年的智充科技不仅生产智能充电硬件,还发开配套的软件和云平台服务,目前在全国部署的充电桩数量达3万多台,近期还拿下了柏林最大公交充电项目。
智充科技创始人兼CEO丁锐向汽车头条APP表示,“智充的商业模式更多的是赋能,让本地运营商服务本地司机,而非运营商的合作式充电闭环系统。”
除运营商之外,一些新能源车企也相继布局自建桩。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表示2019年12月小鹏汽车的超级充电站业务实现单月盈利,疫情开始后小鹏汽车对自家车主也进行了充电桩免费开放。
“不同于充电运营商,小鹏汽车充电业务的布局,主要还是为了满足小鹏汽车车主日渐扩大的充电需求。”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这样表示。
谈及小鹏汽车的盈利秘诀,李鹏程认为,“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合作模式来提高充电业务运营效率,并迅速形成规模效应。”据了解,目前小鹏汽车已经与联行科技、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全国领先的充电网络运营商达成互联互通合作。
同时,李鹏程还表示,小鹏汽车的超级充电站的整体利用率相对较高,除了在充电站选址时考虑充电需求、充电速度等因素来保证用户的良好体验外,超级充电桩也向第三方新能源汽车车主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新能源汽车车主也会在自家充电车位空闲时共享出来。
据一位北京昌平的新能源车主介绍,他有两个桩,其中一个充电桩共享后一年下来收入1600多元,除去自家车一年的充电费用1400元,还额外赚了200元左右。
3.是什么在牵制盈利?
在丁坤看来,国内的充电需求还没有放开是目前大部分充电桩运营企业没有实现盈利的根本原因。他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市场中充电的需求是固定的,而想要充电桩运营商能够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是加大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
丁坤还坦言,目前几家大型充电桩运营商的日子都并不好过,反倒是一些小运营商风生水起。
他以施工为例,普天新能源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而很多小运营商只要能够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就可以,同时施工成本也是前期除了设备投入之外的另一项较大投入。此外,后期的车位租赁也是一项硬成本。
管理建桩土地是影响盈利的一大因素也得到另外两家运营商的认可。
张思冬表示,“从成本来看,充电桩不是有限资源,但土地是有限资源,能建充电桩的地方是有天花板的。谁是土地的持有人,谁才更有必要来建充电桩生意。”除了通过平台服务费外,云快充也在探索SaaS+N的运营模式,N则代表与友宝等其他领域进行合作。
“一些大型充电桩供应商的模式直接导致了其很难实现盈利。”在丁锐看来,正确的服务模式为“本地人服务本地人”,即物业、本地有钱、有地的开充电站自己去经营是最合适的。而大型运营商将土地、资金和客户都集中在自己手里,反倒是和本地人形成对立关系,导致盈利困难。
丁锐还表示,智充是通过科技来改变商业模式的。大型运营商统管统控,在本地没有灵活的价格管理模式。智充作为软硬件提供方,把系统收费赋权给了运营商,运营商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充分进行竞争,在这方面,大型运营商是处于劣势的。
智能改变运营效率也得到星星充电的认可,然而在星星充电看来,在设备运营方面他们更为高效、也更有优势。
赵颖表示,通过充电桩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星星充电大幅度提高了运维效率,超过90%的故障都可以被在线诊断,甚至急停按钮被无意按下都能自动维护。
她举例表示,在太原3300多个充电桩被高频、高强度使用,正常情况下需要30个运维工程师,但由于星星的智能运维平台足够智能,只需要4个工程师就可以轻松维护当地8300台电动出租车的顺利使用。
此外,充电桩发展周期短,需要定期还进行升级维护也是另一成本投入。
据了解,到今年6月份,国家电网将完成4万多个公共充电桩改造任务,而改造和建设、扩容也将会是今年充电桩企业的工作重点。
4.投资门槛低?夫妻老婆店或成趋势
新基建被提到新的高度,很多充电桩企业也在此时发布了的招商广告,不难发现,很多企业都强调一点,相对于其他新基建产业,充电桩投资的门槛很低。
在汽车头条APP向充电桩运营商寻求证实时,也都得到了确认。在他们看来,少则几万块钱就可以成为一个充电桩运营商。
张思冬根据云快充的建站数据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越好的城市,充电站的主体也就越为分散。除去政策干预较强的,在深圳、太原、杭州这类新能源汽车发展好的城市,充电站的主体非常分散,同时也就涌现出大量“夫妻老婆店”。
张思冬认为这个趋势仍将持续下去,直到爬坡期结束车桩比达到持平,充电桩行业进入饱和状态处于稳定期。
同样,丁锐表示,拥有土地和资金的小投资人也比较适合充电桩领域。
小鹏汽车在2020年3月10日推出了为期?1?个月的超充合伙人限时激励政策,据李鹏程介绍,“收到的合伙人申请中不乏来自小鹏车主的合作需求,目前正积极推进合作申请的后续洽谈工作。”他还表示,未来小鹏汽车仍将持续推进超充合伙人模式,扩大车主充电服务触点。
与此同时,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小运营商后期有大的风险。
假如运营商前期没有赚到钱,便无法对设备进行后期的维护和升级,使设备存在充电效率低、无法使用,同时也无法与迅速发展的充电技术相结合,这些桩也就逐渐沦为废弃桩,失去使用价值。
此外,甚至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而安全保障也是盈利的前提。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自燃的原因大部分都与电池有关,很多自燃事件发生时都处于充电期间。
很多主管部门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陆续发布了一些相关管理办法,比如,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发布了《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换电设施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来加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5.如何避免“废桩”再次大规模出现?
新能源汽车有“骗补”丑闻事件,充电桩领域也同样存在。
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由买车向用车转移,很多企业为了获取补贴便大肆建桩,建桩的前提也不再以是否有用户使用为前提,而是只要有建设条件,那么就可以建桩。因此很多充电桩本身就并非为了“利用率”而生。
据业内人士透露,“废桩”的数量并非一个小数目,并且几乎每家都有,很多充电桩几乎没有使用率。
而使用率是充电站盈利的一个关键点,如果想要实现盈利,充电桩的使用率需在一个数值之上(直流桩使用率高于8%即可盈利)。但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公共桩的使用率为4%左右,北京、上海更是低至1.3%。从使用率上来看,显然是无法支撑企业实现盈利。
而近期新基建的大热,也必将会掀起一股充电桩建设热潮。一方面是充电桩的大缺口,另一方面则是没有利用率的充电桩,如何在接下来的充电桩建设中解决这个矛盾,避免资源的大量浪费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
“想要解决有效分配情况,规则的建立显得更加必要和重要。”张思冬这样认为,目前充电桩行业比较混乱,第三方的数据机构数据可能并不准确,南方一些地区的使用率还很客观的。但行业确实需要供需双方明确好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标准,使资源的利用更加节约。
对于此前建设的废旧、老化的充电桩,丁坤则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安全的重视和监督。他表示可以委托相关机构做一些检测,完成对设备在技术上的升级改造,以保障设备的安全使用。
面对新基建带来的机遇,李鹏程认为,保持精细化的运营和网点拓展策略同样尤为重要。小鹏汽车未来将继续对自营及授权经营超级充电站进行精细化运营,确保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和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用户口碑。
头条说:
“新基建”进度的提速会利好充电桩行业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大小运营商,都会直接获利。
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充电桩行业的运营情况下滑80%,后续恢复情况仍不确定。
更主要的是,充电桩行业目前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百舸争流。行业还缺乏相关制度的规范和成熟的盈利模式。同时,对新能源车主来说充电体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去往陌生地区充电还存在着顾虑。
“新基建”的加速也将会进一步加快行业的洗牌过程,很有可能加速运营商之间的兼并,小运营商向中部靠拢,中部运营商向头部靠拢,同时也会加速优质企业的不断更新迭代和不良企业的淘汰。
对于充电桩运营企业来说,想要在尚未成熟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并不容易,既要抓住机会占领市场与科技相结合,又要避免大干快上造成资源浪费,如何做到有序发展,还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毕竟等到新基建风口过后,消费者需要的是更为便利的充电体验,而并非一地鸡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超充,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突破口?
新能源车不好的地方,已经有了改善充电速度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现在充电也快起来了,大部分的新能源车用国内比较常见的60kW直流快充桩,1个小时之内是可以从20%充到80%的。
充电速度变快也让车主的充电体验变得更好的。
中国充电联盟联合快电发布了一个《2021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它有个数据的:用户充电使用体验满意度已经超过70%了。
电池质保政策也在不断进步
除了充电,新能源车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换电池成本高。
但是实际上买过新能源车的都知道:各大车企的电池质保政策已经变得越来越好了。
就拿时间来说,国家政策是有影响的,是在不断地让这些东西变长的。
比如说:特斯拉Model3,高压电池的质保期就是8年或者16万km;比亚迪针对非营运车辆动力电池的电芯终身保修,核心零部件包修8年或者15万km。
新能源车好的地方,其实也有缺点
用电成本虽然低,但购买费用高
首先新能源车大家都觉得比油车便宜,是便宜,但其实没想象中那么便宜,成本不低的。
大家买车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是5到15万这个区间,对不对?同样的车子,新能源车子的车价就要贵上不少了。
安装充电桩会遇到很多问题
新能源车充电速度确实是变快了,但是安装私人充电桩的时候,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容易或者那么快。
现在申请安装私人充电桩需要提供3个证明的,除了最简单的个人身份证明,还需要一个车位使用证明,必须有固定车位产权或者长租车位1年以上的使用权才可以。
另外还需要物业允许施工的证明,物业允许装,你才可以装,很多在一、二线城市工作,还没有定居的朋友就卡在这,非常难受。
电池续航缩减没有解决
最后,虽然新能源车的电池质保已经进步很多了,但是电池的掉续航的问题还是在的。
特别是那个低温环境下,续航掉的是比较厉害的。
简单讲讲就是:原本能跑300km的,现在只能跑200、180km了。
对于北方的车主朋友来说,冬天要是开一辆新能源出行,限制是不少的,有可能是可以叫它“爷爷”或者是“哥哥”的。
新能源车进步大,但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得来说,新能源车虽然进步已经很大了,但要做到各方面都让人满意,其实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但的确也是国产车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因为大家都在慢慢走,而不是说别人已经领先跑了几十年了。
真正想买的朋友,像充电、价格、使用成本这些东西,要针对具体的车型和品牌看看清楚。
超充,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突破口?如果充电桩的充电效率能够达到像在加油站加油一样的水平,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大提速。这是许多新能源汽车从业人士共同的认知。一直以来,续航焦虑、充电焦虑、安全焦虑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三座大山”。现在,超级快充技术和超级快充站,试图从充电焦虑这一痛点入手解决问题。
许多车企都在布局大功率充电站(俗称超充)。如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广汽埃安。近两年,一个又一个拥有超大充电功率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被推出:“华为超强600kW充电桩现身,10分钟充100度电”“快卜新能源发布行业首个全液冷储能超充系统,最大可实现600KW超充能力”……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在国家补贴彻底退出后的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从2022年的90%左右下跌至30%左右。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着扩大普及面的压力。而超充能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突破口?
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下称“中国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看来,怎么解决充电的便利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已经是影响到整个新能源汽车下一步快速发展的关键一环。
但在现实中,适合超充的应用场景比较有限,同时可以进行大功率充电的车型也较少,这样的情况又让超充难以成为一个主流的补能方式。
超充成了“香饽饽”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充电焦虑、安全焦虑三大痛点,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已经有部分得到解决。对于续航焦虑,近两年不少车企展开了技术竞赛,600公里续航已成为市场主流,800公里乃至1000公里的车型也被推出。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提升,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接受度也随之攀升。而现在,充电问题成了一个新的更重要的痛点。
仝宗旗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靠本身的产品力,例如比燃油车更有经济性、操控性更好、智能网连相关的一些功能配套等等。“那时候,(卖出去的车)更多的是用来作为运营车辆,老百姓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非常少。2021年新能汽车销量是350万辆,去年是680万辆,今年我们估计在900~1000万辆,这里面超过70%都是私家车,真正老百姓用车的时候,肯定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充电问题。”
在4月初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简称百人会论坛)上,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宣布500kW超快充桩已开始安装;2022年9月上市的小鹏G9(|配置|询价),是国内首款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
除了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发力快充技术,国际上的汽车巨头,如保时捷、特斯拉、宝马等同样如此。特斯拉宣布,截至今年3月初,已经在中国大陆布局1500多座大功率充电站、超过1万根大功率充电桩,还有超过700座目的地充电站、超过1900根目的地充电桩,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形成“15分钟充电”生活圈。
在百人会论坛上,广汽集团旗下的巨湾技研董事长兼CTO黄向东表示:“极速充电是电动汽车普及的赋能器和加速器。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充电的快捷便利性已经取代了购车成本、里程焦虑等,成为妨碍电动汽车广泛普及的头号问题。”
“从全社会使用成本的角度考虑,快充技术、快充网络的建设是解决电动车发展的最后一个瓶颈问题。”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说。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刘斌则认为,到2025年左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取决于基础设施。
实际上,国内不少城市已出台政策加快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有不少城市明确提出要打造“超充之都”。广州市在与广汽埃安、南方电网以及华为等企业的合作中,于2022年4月正式启动全球首个“超充之都”的建设,计划到2025年在广州部署1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
重庆、上海、浙江乐清等城市也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的相关措施。如今年3月13日,重庆市财政局发布《关于重庆市2023年度充换电基础设施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在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市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市内新建并投运直流充电桩分别给予不同程度一次性补贴。
适用场景难成主流
行业内的一些参与者以及消费者对于超充的诉求很简单,即超充桩越多越好、功率越大越好。从补能的便捷性体验方面讲的确如此。
但在现实的大多数场景中,大功率充电并非最适合的选择。无论从需求端还是从供给端考虑,想要实现大功率充电(中国充电联盟给出的定义为充电功率在250kW以上)的普及,都面临诸多障碍。
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大功率充电的需求也只存在于远途出行的路途中或紧急情况下,且其经济成本要比普通充电桩高出许多。一位新能源车主对记者表示:“家里如果能安装充电桩,一度电就四五毛钱,大功率充电桩一度电可能就要一块五六甚至于两块,那我肯定在家充电更划算。”
仝宗旗表示:“大功率充电从新能源汽车所有的车型结构上来看,不会成为主流。因为800V高压快充平台的车型,现在保有量非常低,而且基本上都是25万以上的车型,很多成本现在还下不来,所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些高价值的车型未来会慢慢地过渡到高压快充。所以从整个结构上来看,800V高压快充平台的车型不会成为主流,大功率充电桩也不会很多。”
在供给端,大功率充电也面临不少难题。一是由于本身建设成本更高,大功率充电桩商业模式尚未走通。“目前也看不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了抢夺市场)现在大功率直流桩,大家都在打价格战,在服务费方面压价格。”仝宗旗提到。
另外,由于充电功率更大,大功率充电桩本身对电网的负荷要求会更高。这对于大功率充电站的建设来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它要求充电站建设及运营方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电网负荷能力,同时需要与当地电网公司充分协商达成合作,而电网扩容更是一个大工程。
据了解,目前各地建设的大功率充电站,基本上是有一到两个大功率充电桩,再配一些120kW或者其他的小功率的直流桩。
当前,适合大功率充电的应用场景只有两个。一个是高速公路场景,另一个是公共充电场站。这两个场景的共同特性是,车主来这里只是为了补能,因此充电时间越短越好。在其他更普遍、充电频次更多的场景,如住所、办公场所以及目的地(商超、酒店、娱乐场所等停留时间较长的场地),车主对于大功率充电的需求并不急迫。
现阶段来看,以慢充为主、快充(包括大功率充电)为辅,换电、无线充电机器人等各种充电技术作为补充的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路线,从全局考虑是最为稳妥的。
好了,今天关于“新能源汽车联盟”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新能源汽车联盟”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