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 涨停_长安汽车涨停原因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长安汽车 涨停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长安汽车 涨停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1.地摊经济刺激长安福田涨停五菱股价翻倍 汽车增长找到新突破口?
2.长安汽车股票停牌后是好是坏
3.华为和长安引发“蝴蝶”风暴
地摊经济刺激长安福田涨停五菱股价翻倍 汽车增长找到新突破口?
经济观察网记者 郭有信 童锋亮在生产口罩和螺蛳粉上热搜之后,五菱汽车今天又成功地上了一次热搜,这一次是因为生产摆地摊专用车。6月2日,“五菱专用车”微信号表示,五菱荣光将推出翼开启售货车,打开车厢即可卖货。受此消息刺激,五菱汽车(00305)6月3日看开盘后,股价曾一度大涨126.13%,截至6月3日收盘,五菱汽车报价0.305港元,涨幅为53.27%。
据悉,此款售货车的底盘是上汽通用五菱提供,但设计、改装、销售、产品公告都是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所以这款车是属于上市公司(五菱汽车)的产品。该款车售价为56800元,具体价格根据不同配置有波动。五菱相关人士对媒体表示,这款货柜车在5月份刚刚推出,上个月卖了300多台,但今天销售公司的电话被打爆了,今天一天的接单量估计超过上个月整月的销售量。
五菱内部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确认,该车确实存在销量暴涨的情况,订单处于供不应求之中,目前销量已经达到了1000台左右。
五菱汽车在盘后发布公告称,董事会确认,并不知悉导致股价及成交量上升的任何原因,或任何必须公告以避免本公司证券出现虚假市场情况的资料。资料显示,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为五菱汽车旗下控股公司,持股比例60.9%。五菱汽车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相关业务的香港投资控股公司。公司有四大板块,包括发动机及相关部件制造及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附件的制造及销售、金属等原材料提供、专用汽车制造及销售等。
值得注意地是,上汽通用五菱并非该上市公司资产,但两者关系密切。上汽通用五菱和广西汽车集团是五菱汽车的最大客户,而五菱汽车持有上汽通用五菱5.9%的股份。财报显示,五菱汽车2019年归属股东净亏损2123万元人民币,而2018年盈利7067.3万元。
五菱汽车的“神操作”在6月3日带动了整个国内汽车股。当天,包括长安汽车、江玲汽车、福田汽车、吉利汽车、江淮汽车、金杯汽车、小康股份、长城汽车、江铃汽车、众泰汽车、亚星客车等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出现大幅上涨。其中,福田汽车、长安汽车、小康股份涨停。
在这些车企中,小康股份、长安汽车、福田汽车、江铃汽车、江淮汽车等都拥有微车和改装车生产的产品。
在五菱的“售货车”概念得到不错反馈后,甚至形成了地摊车概念,并引来一些企业蹭热点。比如6月3日稍晚,玲珑轮胎公开表示,自己是 “摆摊神车”——五菱荣光翼开启售货车的主流轮胎供应商。
另外,整车厂也纷纷开启“me too"模式,展示自己的摆地摊产品。6月3日下午,包括吉利远程、北京汽车以及长安凯等在内的车企们也纷纷通过相关途径宣传自己企业旗下的“摆地摊”系列产品。其中,北京汽车晒出了自身企业旗下包括北汽EV2、北汽昌河M505在内的适合摆地摊的车型;而长安凯程表示将加大开启翼开启箱式货车的生产,并推荐了神骐T20车型。
甚至,一些新造车企业也展开了不同程序的宣传。其中,而作为地摊经济的“首个践行”——开云汽车则表示在本周六其将与北京市政府合作,在中关村广场进行摆摊,届时它的车将作为一辆烧烤车出席。而并没有“售货车”产品的威马汽车,则晒除多日前产品上市时的一张宣传海报——在海报中,威马称其为适合后浪摆摊的智能纯电SUV,并称威马移动咖啡厅限时营业。
在五菱的主力产品宏光等微车(微型货车)被计入MPV类别之后,目前外界对微型货车市场的规模没有准确的数字,但微型货车在2019年的销量约为65万辆,比2018年略微下滑1.8%。市场份额排名前四的企业是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奇瑞,而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市场份额达到了63%。
那么,此次地摊经济是否能对车企销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呢?东北证券复盘历史上两次地摊经济的兴起发现,仅对就业人数拉动明显,对上市公司盈利和股价的提升均有限。历史上政策对地摊经济相对支持的阶段主要为2007年、2017年。2007年以《就业促进法》为导向,地方上路边摊解禁相关的文件陆续出台;2017年9月,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活动范围放宽,中央也明确表态对地摊经济的支持。
但从对就业人数的拉动来看,尚并不能形成规模化的作用,因而业内推测地摊经济对摆摊神车的需求并不会形成规模化的效果,刺激作用有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股票停牌后是好是坏
在上半年带飞一众车企的股价之后,如今的资本市场上,华为的加持效应似乎正在减弱。8月24日,长安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的高端品牌阿维塔正式发布。曾经,凭借这个三方合作的消息,长安的股价一度接连涨停。而当天,当新车亮相、战略曝光,一切更为可期时,长安的股价却随着发布会的召开,从最高涨幅2.21%直接下跌了4.51%。
在另外一边,华为汽车解决方案的扩圈之路也在面临考验。
8月25日,哪吒汽车与华为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继北汽、赛力斯、长安、广汽之后,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的车企达到了五家。
但对于这次合作,外界却并非完全看好。哪吒的出现,似乎更印证了那句“华为的合作伙伴多是二三线车企”。
在此前6月底的上汽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面对投资者的拷问曾明确表示,“不能接受与华为等第三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合作”。
在他看来,在软件服务日益重要的智能化汽车时代,让华为等成为灵魂,上汽仅仅作为生产硬件的躯体,这样的方案并不可取。
“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陈虹的这一发言,也将华为当下的汽车解决方案无法得到业内广泛认可的现实暴露无遗。
显然对于当下的华为而言,要想打通整个汽车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焦虑要面对。
1,华为的变现能力究竟如何?
从ICT领域切入智能汽车行业,如今华为的智能汽车产品与服务主要聚焦于五大系统——智能驾驶(平台)、智能座舱(鸿蒙车机OS为核心)、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智能车控和智能云服务)。
依托于这些技术,目前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的五家车企,合作模式也被分为了几种:采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HUAWEI Inside”模式的极狐、阿维塔;采用零部件供应商模式的哪吒;以及进入了华为销售渠道的赛力斯。
关于这些企业为何选择与华为合作而不担心“丢掉灵魂”,并不难理解。对于初出茅庐的新品牌而言,华为所拥有的关注度和技术正是他们缺少的东西。
以极狐和赛力斯为例。在与华为的合作开花结果之前,在一众新品牌之中,外界对它们知之甚少。
销量方面,极狐在2020年10月推出首款量产车型阿尔法T之后,其全年销量仅为709辆。至于赛力斯SF5在进入华为渠道之前,其2020年的全年销量也仅仅732辆,2021年1-3月的销量为150辆。
但是在有了华为的加持之后,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极狐的第二款车型阿尔法S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正式上市之前,因为一段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路测视频顺利破圈,以至于上海车展上的极狐展台也成了全场人流最大的展台之一。
华为体验店的赛力斯SF5而赛力斯在4月份进入华为渠道之后,官方发布的订单数字也被刷新过数次:“两天订单破3000辆”、“一周订单突破6000辆”、“一个月全国订单已超一万辆”……
不过,尽管一时风光,但如今华为带来的光环似乎也在逐渐消散。
首先是赛力斯谜一般的销量让外界对华为的变现能力产生质疑。
中汽终端零售数据显示,赛力斯SF5 4~7月的销量成绩分别为129辆、204辆、1097辆和507辆,与最初火热的预订情况相去甚远。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从官方回应及相关信息来看,此前公布的订单数量虚高,再加上工厂的产能跟不上是主要原因。
据说在赛力斯SF5最初进入华为渠道时,由于排队试驾的消费者众多,华为的销售人员曾向顾客建议,支付1000元意向金可以优先试驾,若后续不订车这部分钱也可以退。而此前不断刷新的订单,统计口径或许正来源于这一数据。
不过在四五个月之后,如今再来到华为的体验店,看车的消费者已经不再像往日一般众多。在华为的官方商城里,此前1000元“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意向金”也已经悄悄改为了0元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预约试驾”。
关于目前的交车周期,华为的销售人员表示预计为5~8周。同时,为缓解消费者的焦急情绪,赛力斯还推出了如果超过60天每天赔偿200元的服务。
但是尽管如此,在华为商城以及赛力斯APP的评论中,催单的消费者仍然不在少数。甚至在APP上有人晒出的截图显示,获得的赔偿金额已经超过10000元。也就是说这名消费者已经苦等了近4个月。
关于交付周期为何如此之长,此前曾有知情人士向媒体表示,原因之一在于小康股份此前一团糟的供应链并未准备好,直到最近几个月才慢慢步入正轨。
此外,一位从重庆金康两江工厂生产线离职员工还表示,“产销跟不上,是因为工厂一直都未达到华为技术人员的要求”。
而事实上,这样的现象此前采用代工模式的蔚来、理想也曾面对过。初涉造车,强悍如华为,也难以避免初期的一地鸡毛。
具体到卖车层面,从我们的实地体验来看,过去习惯卖电子产品的华为初次卖起车来,也有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比如说,在华为的体验店里,负责卖车的员工也只是接受过短期培训,此前并没有汽车销售经验。在对车辆进行介绍时与滔滔不绝的4S店销售相比明显更为生疏。
再比如在服务细节上,由于店内车辆设置了展车模式。这一模式之下,车辆的大部分功能都无法操作,甚至SF5最具特色的华为车载系统、华为音响等消费者也难以获得直观感受。
2,“技术狂人”也有技术挑战
在外界眼中,华为一直被视为强悍技术的代表。从通信设备,到手机等智能终端,再到半导体业务,华为凭借强悍的技术实力,在自己想做的业务领域里一直无往而不利。
切入汽车领域,华为对自己有着明确的定位——智能网联电动车领域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产业可能要比华为过去所深耕的行业更为复杂;而智能网联电动车+增量部件两个定语,更意味着这是一个新技术不断、新挑战也不断的全新领域。
从一些被爆料的信息来看,在进军汽车领域这件事儿上,以技术著称的华为也面临着不小的技术压力。
首先是激光雷达方面。
在2020年12月份时,华为曾正式发布了一套车规级前装量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就在同一天,极狐方面也透露,与华为合作的新车型(也就是后来的阿尔法S华为HI版)将率先搭载这一产品。
搭载激光雷达的华为阿尔法S华为你HI版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前夕,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亮相,并凭借一段自动驾驶路测视频顺利出圈。
按照之前的规划,这款被称为“全球首款激光雷达量产车”的新车型身上最大的亮点——三颗激光雷达,应该属于华为出品。但据知情人透露,这些激光雷达实际上却是另一家科技企业速腾聚创的产品。
关于华为的激光雷达为何没有上车,有说法认为,华为或许是在开发、量产过程中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导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最终车辆解决方案交付,只有选择在短期内用市场现有的成熟解决方案来进行替代。
而除激光雷达不如预想中顺利之外,在电动车最核心的电驱动系统方面,华为似乎也面临一些质疑。
以搭载在赛力斯SF5上的华为DriveONE多合一电驱动系统为例,这一系统集成了电机控制器(MCU)、电机、减速器、车载充电机(OBC)、电压变换器(DC/DC)、电源分配单元(PDU)及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单元(BCU)七大部件,自称为“业界首款超融合架构的动力域解决方案”。
但关于这一系统的实际水平,此前《中国汽车报》曾在报道中引用一位汽车电机领域的权威专家的评价:“这款产品并不怎么样,没啥正经厂商愿意用。”
虽然这一报道中并没有透露这位专家的真实身份,但不得不说,在汽车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发展多年的成熟供应商。即使华为的研发能力再强,但作为一个新入局的跨界者,想要短时间内实现超越,的确并非易事。
此前,在华为与极狐的合作中,就曾有参与其中的北汽员工“吐槽”,华为汽车事业部有造车经验的人并不多,甚至最初负责这一项目的PM也因为没有造车经验,还导致了很多决策失误。
“华为在ICT领域确实很强”,这名员工表示,“但在汽车技术层面,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3,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路有些难
关于华为选择做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而非整车制造,此前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在接受采访时曾如此解释:“华为的劣势是不擅长机械制造……全球和中国都不缺车企,缺的是智能网联电动车领域的基础供应商”。
而华为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春林的说法则更为直接,“如果造车,就会和当地车企产生直接竞争”。
显然,在华为的思路里,零部件供应商有着更广阔的市场。只是从上汽董事长的发言来看,华为的想法多少还是有些一厢情愿。在主机厂眼中只做零部件,并不意味双方就没有竞争关系。
对于车企而言,如果选择华为这样的第三方整体解决方案,不仅将失去包括车辆布局、ECU(发动机控制器)、转向、制动、底盘等核心零部件的选择话语权,同时在OTA频率、各种数据的采集、运用上也要受制于供应商。对于一直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主机厂而言,这显然无法接受。
除此之外,华为进入汽车行业选择的这一模式,虽然看似是一条捷径,可以避开整车企业的锋芒,但对于更讲究规模化效应的和数据量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只有获得足够多的合作伙伴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而华为进入汽车领域时间尚短,想要达成这一点,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市场验证和经验积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两年宣布进军汽车领域的科技企业越来越多,从百度、小米再到苹果。但有意思的是,没有一家企业选择华为“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条路,反而纷纷自己下场造车。
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虽然华为已经不厌其烦多次辟谣不会造车,甚至任正非直言“谁再说造车就走人”,但外界关于华为造车的猜测依然从未停止。甚至不少人依然坚信,未来华为亲自造车几乎是必然选择。
4,写在最后
在8月份时,华为曾发布过一份业绩数据。上半年,其销售收入为32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9%;净利润为314亿元,同比下滑24%。
具体到三大业务板块来看,运营商业务收入13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4%;企业业务收入4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而汽车所属的消费者业务下滑最为明显,同比大跌46%,收入为1357亿元人民币。
此前,关于消费者业务的大跌,华为消费者BG CEO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曾坦言,唯一能弥补这块业务缺失的,就是智能电动汽车。“虽然汽车的销量没有手机的销量大,但其单品的价值非常高。”
可惜的是,从赛力斯当前的表现来看,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显然任重道远。
至于To B端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继苏菁在7月底因不当言论被免职之后,前几天又有媒体报道称其人事调整还在继续。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的岗位被裁撤,此前担任这一职务的王军被任命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
关于这两次人事调整,有不少分析认为,其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绩未达到战略预期所致。
虽然真实情况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从目前的表现来看,焦虑,仍将成为进军汽车领域的华为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关键词。
华为和长安引发“蝴蝶”风暴
1、长安汽车股票停牌是好事还是坏事,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要分析停牌的原因。然后再分析停牌原因导致的是利好还是利空,从而判断好坏。但目前长安汽车股票没有停牌,最新的股价为16.88元。
2、股票停牌是指某一种上市证券临时停止交易的行为。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停牌,是证券交易所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信息披露的公平、公正以及对上市公司行为进行监管约束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证券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因突发性事件而影响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时,证券交易所可以采取技术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发性事件或者为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临时停市。
3、一般来说,股票停牌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 由于连续涨停或跌停引发的临时停牌,有的连续三天,也有两天,停牌时间为一小时,十点半后复牌。
(2) 由于重大事项引发的停牌,时间长短一不,一般最长不超过20个交易日。
(3)由于上市公司合并引发的停牌,如目前尚在停牌期的济钢和莱钢,这时间就不好说了,两公司已经停牌了两个多月了,经常会拖相当长的时间。
(4)由于澄清媒体报道引发的停牌,时间不会很长,短的第二天停一个小时,长的也就几个交易日。
(5)由于公司重组引发的停牌,这可能是停牌时间最长的,如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停了三年左右的时间。
(6)由于召开股东大会的停牌,最为常见,就是一个交易日。
200万辆下线,投资1500亿元。五车,高端品牌。
华为的流量效应太明显了。联想到华为,赛勒斯的母公司小康公司股票一路飙升,从每股22元左右涨到最高67元,涨幅超过3倍。简直就是去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比亚迪 、 长城汽车 的翻版。
这次,是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和华为的量产计划自今年 上海车展 以来首次发布,长安汽车的股价一直在波动上涨。5月12日,长安汽车股价再次涨停,三天两个涨停板的财富效应在长安2000万辆汽车下线的背景下更加引人注目。
所以,我们想问的是,其实长安和华为的媒体爆料引发的风波效应答案早就知道了,那么背后的触发基因是什么呢?两家公司能一起走多远?
是“光控”吗?
5月10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长安中国品牌第2000万辆下线仪式”上表示,2021-2025年,长安汽车计划在软件、智能科技、低碳、新商业模式、高科技人才等未来竞争领域投入1500亿元。
长安汽车股票的涨停,是因为长安、华为、当代安培科技共同打造的汽车品牌.算上最快今年下半年上市的E11,这个全新的品牌将推出5款车型。而且,到2022年,长安汽车计划实现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量产,这应该是“未来科技量产车”的称号。
风起于清平之末。事实上,这场“伟大的游戏”始于去年11月。当时,长安汽车官方宣布,为顺应时代发展和用户需求,长安汽车将携手华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当时记者了解到,这个品牌是建立在三个CHN平台上的。003010,记者已经坦白了。其实这个高端品牌才是传承了几年的长安“AB品牌”的真正落地。
在今年4月19日的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再次强调,三方即将推出面向未来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全新的高端品牌名称即将公布。不过去年有消息透露,长安蔚来之前已经注册了商标,E11大概率会被命名为“光宇”。
在本次车展的发布会上,朱华荣还表示,长安汽车基于Ark架构和CHN架构打造了EPA0、EPA1、EPA2三个平台。未来五年,26款智能电动车新品将陆续上市,首批两款智能电动车E11和C385将于今年亮相。
根据长安官方提供的信息,“十四五”期间,长安汽车新能源产品计划的26款车包括:长安乘用车品牌8款PHEV车型和6款纯电EV车型;五个AB品牌(即与华为合作的高端品牌);欧洲品牌PHEV 2~3和纯电动EV 4)。此外,长安与华为的合作车型将在长安汽车两江工厂一厂投产,年产能为2万辆。目前,工厂正在进行技术改造。
然而,虽然5月10日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品牌日——长安汽车下线20周年,长安汽车将成为中国第一家累计销量达到2000万辆的本土汽车企业,但长安汽车总站并没有为这一天高兴。
的确,既然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说了“时代淘汰了你,与此无关
回头看看华为。其实华为的态度也很明确。4月12日,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主席徐志军在第18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表示,华为将与三家汽车公司合作,打造三个汽车子品牌。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华为将陆续推出汽车子品牌。
这三个汽车子品牌,包括BAIC的 ARCFOX Extreme Fox,以及与广汽和长安汽车共同打造的子品牌。现在,与长安汽车合作的子品牌即将亮相。
除了“帮企业造好车”,华为也在忙着思考如何“帮企业卖好车”。记者在《长安、华为、宁德“CHN”,腾讯也要加入?丨C次元》中说,这相当于扔炸弹。上海车展后,华为渠道开始销售Selis SF5,成为业内人士非常关心的事情。
这种合作模式是由徐志军首先提出的。“我们还设计了‘华为inside’这个品牌。在车上看到这个牌子,就知道华为参与了。不是所有合作的汽车都会有这个标志,只有使用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才会有这个标志。”
不过,关于华为此举给业界带来的担忧,公社文章《为什么选择赛力斯》已经分析过,汽车行业所说的“华为造车”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现有的联合模式,比如这次与长安的联合品牌建设;第二个是猜测了很久的“华为品牌车”。“华为卖车”不能成为“华为造车”的铁证。
无论是从销售渠道特点还是门店数量来看,华为挑战4S门店的能力还是欠缺的。华为专卖店在4S只卖1S ——,甚至Servi。
Ce服务可能无法完全实施,其他S项目必须依赖其他维修中心网络,因此很难了解整个销售-服务-售后产业链。
而且,虽然华为有五位数的线下渠道,但根据华为最新披露的信息,前期华为转型卖车的线下渠道不一定有五位数。结合深度和数量,我们会发现华为有大量的汽车销售渠道。而并不精专。就像前不久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重申的,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定位是零部件供应商,这点非常明确。
虽然,在苹果高调官宣进军造车、小米雷军也在一片米粉的欢呼声中誓师造车后,很多人猜想华为也坐不住了。但这不能成为“华为造车”的绝对理由。只是,华为卖车的事,对于汽车行业渠道的冲击太过强烈,也引起行业内发酵。不久的将来,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变招。
而在这个一日三变的大环境中,长安和华为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汽车行业面对“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时宏大的合纵连横。这里面无论是谁主导,都不是主要问题。因为用旧思维观察,未必能懂行业的新趋势。我们需要的是“看见中国品牌的力量”不是?
抛开狭隘的“传统”和“新势力”的分法,我们就能看到,面对特斯拉的急速前进,包括大众MEB(将来会成为SSP平台)、丰田e-TNGA、通用BEV3,以及现代汽车的E-GMP纯电平台,自主品牌中广汽埃安的GEP2.0平台,吉利的浩瀚架构等等,比拼智能纯电平台的时代正在到来,长安-华为-宁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大幕已然掀起。 @2019
好了,今天关于长安汽车 涨停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长安汽车 涨停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长安汽车 涨停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